【美】斯蒂芬·羅奇
  在連續30年保持10%以上增速後,中國的真實GDP增速放緩至7%。許多人因此擔心,這預示著中國經濟將出現更嚴重的後果——可怕的硬著陸,甚或更糟。這些擔憂有依據嗎?
  簡單的回答是“不”。中國經濟正處於可以說是千呼萬喚而且能夠令人接受的減速過程中,這一減速過程是精心的操作。它反映了兩股力量的交互作用,一股力量源於深思熟慮的中國經濟重構和再平衡努力,另一股力量則來自國內外形勢出人意料的發展。中國及其領導層面臨的挑戰就是要在這兩股力量之間把握好分寸,避免發生重大經濟意外。
  歷史表明瞭這一挑戰令人畏懼的特征。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14年中國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接近經濟發展遭遇“中等收入陷阱”的區域。經濟增速放緩至7%,再加上對中國債務問題的普遍擔心、房地產市場過剩、影子銀行風險,這些均突出了陷入“陷阱”的風險。
  好消息是,中國十分重視這些風險,並有應對決心和辦法。中國早在8年前就已開始反思自身發展戰略。2007年初,當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看上去仍攻無不克之時,前總理溫家寶便警告稱,經濟在其錶面之下正變得愈發“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
  隨著“十二五”規劃於2011年初開始實施,中國決定改變增長模式,將經濟結構從製造業引領的出口和投資增長,轉變到服務業引領的增長和國內個人消費。
  新規劃為這種轉變提供了相應框架——通過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通過城市化提高真實工資水平、通過構建安全的社會保險體系來降低預防性儲蓄。其結果喜憂參半,儘管服務業和城市化出現令人鼓舞的發展勢頭,但社會保險體系方面進展不大。雖然參與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人數增加了,但這些社會福利的資金並不充足。其結果是,依然謹慎的中國家庭繼續保持觀望,沒能力也不願意自由消費。
  不過,十八屆三中全會針對這一缺陷推出了的改革舉措,特別是與計劃生育、戶籍制度、存款利率以及最近的存款保險制度等相關的措施。同時,政府提出要在2020年將國企收益上繳比率從15%提高至30%,並將新增收入用於社會保險體系。這些舉措將有助於緩解社會保險體系對消費導向型經濟再平衡的制約。
  另外,中國領導層在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方面還邁出了重要一步——更加重視落實。中國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以打破權力集團、特殊利益集團和腐敗問題等潛在阻礙。此舉也意味著中國正在經歷一場治理革命,這可能將成為中國結構轉變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
  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需要放到以上這些背景中去觀察。GDP增速降至7%其實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因為它顯示了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在GDP中比重的變化。2013年,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升至46%,而製造業和建築業加在一起的比例僅為43%。此外,由於服務業每單位產值需要的就業崗位比製造業和建築業多30%,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在整體經濟中所占比重的日益上升是一個令人鼓舞的進展。重要的是,這意味著,服務業導向的中國經濟能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實現就業或勞動力吸收的目標。
  儘管這是中國在正確時間點提出的正確戰略,但11月21日放寬貨幣政策的舉措仍表明,北京並未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會取得成功。中國領導層把7%的GDP增速設為底線。若這一底線被打破,人們可能會進一步擔憂,疲軟的中國經濟或許無法承受改革所必然導致的更大壓力。還好,如果形勢需要,中國仍有進一步放寬政策的足夠空間。▲(作者是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著有新作《失衡:美國和中國的相互依存》,本文由王曉雄翻譯)
(編輯:SN0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d41mdji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